校友风采

陈远航:大国外交,扬帆远航

2019-06-24 11316

陈远航,国际经济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2017级研究生,中共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熟练掌握英语、俄语。在读期间参与3项科研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CSSCI-B类和C类各一篇,含接收),获2019年“十大杰出研究生”荣誉称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学业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入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大一进入贸大时,正赶上首届中俄三语实验班招生。”在陈远航看来, 2013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双边交往史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在习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就是俄罗斯,并且去到与贸大有着密切合作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满怀对未来的憧憬,陈远航在国贸专业之外也在惠园开始了第二外语的学习。

本科毕业后,陈远航考入我校国际经济研究院,他也跟从王志民教授走上学术科研之路。“选择王志民教授作为我的导师,真的很幸运。”陈远航坦言,导师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刚开始进行学术研究时,我是一个学术经历并不丰富的科研小白”。在导师的细致指导下,同时基于自己语言方面的优势,针对俄罗斯以及其他丝路经济带沿线与中国开展积极合作的国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积极参与导师主持的三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王教授曾多次向我强调,文章一定不能有硬伤。”陈远航一直牢记导师的教诲,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研究生阶段,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这所有着悠久外交官培养传统的联合培养经历,更丰富了陈远航对外交事业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正是这段经历也让他在外交部面试中引起了面试官的极大兴趣。但其实,正如陈远航在“十杰”答辩时说的一样,早在大一的时候,他在经贸院的辅导员老师让每个新生制作“梦想文件袋”,彼时一个外交官的梦想就在他内心扎下根。之后,他正是在用这些行动一点点靠近心中投身外交事业的目标。

在贸大的六年时间里,陈远航积极投身各类外交活动,服务我国主场外交,也为自己增添了更多的历练与经历。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我第一次深度参与国家的主场外交”,陈远航对此感触良多。

“从4月开始就进行了多轮演练,上岗的那两天几乎是连轴转”。在峰会首日开幕式结束后,他们便从国家会议中心转场到国家大剧院,然后连夜赶往雁栖湖,准备第二天的领导人圆桌峰会。当时,全北京各高校共有2500余名志愿者,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志愿者有机会去到雁栖湖国际会都的领导人圆桌峰会现场,负责医疗安全工作。“校报在报道我们志愿者的时候使用的标题完美诠释了我们负责的医疗安全工作: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作为外交工作人员,必须保持精力的绝对集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因为我们此刻代表着的是国家的形象,当遇见如各国元首和知名企业家这样“能够说出名字的人”的时候,必须注意好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损害国家形象。

“对于外交工作的全程深度的参与感、归属感,给仍是学生的我们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作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亲身体验者,陈远航即将离开贸大,迈入外交部大门。回首在惠园度过的时光,陈远航深情地感谢学院以及母校给自己提供的平台,让自己在六年时光里有了这样丰硕的收获。走出校门,他将承载母校与祖国共同的期望,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舞台上,继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