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总会新闻|我校金融学院张海云教授做客央视英文台 评析金融危机十周年

2018-09-18 1711

 

2018年9月17日,我校金融学院张海云教授应央视英文频道邀请,在 “Global Watch”(全球观察)节目中评析金融危机十周年。

张海云教授从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出发点,提出如果缺乏合理的监管政策,市场往往难以发挥有益的功效,甚至会产生巨大破坏性。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金融创新狂飙突进之时,因为此时的市场和监管体系还来不及完善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

对于金融创新的利弊,张海云教授认为,金融创新是针对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某些需求应运而生的,也往往促进了市场效率的提升,所以不应该简单认为金融创新是有害的。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当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时,创新的超速发展往往会带来显著的副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技术进步也普遍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工业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相关的废料处理等诸多配套环节如果不及时跟上,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可能对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可见,合理的解决方案不是废止创新,而是完善相关的基础体系。

后危机时代的各种问题,虽然看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但其本质上是对于危机前20多年“大缓和时代”所积累的巨变的强烈反弹。全球金融危机始于次贷风险的爆发,早期被称为次贷危机,而随后事态的恶化远超次贷范围,撼动了金融业的根基,人们意识到这是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金融危机,而是一场全面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仅仅是病征,而病源在于“大缓和时代”20年余年平稳运行的全球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可见,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危机看全球经济模式的深层问题。

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张海云教授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为20年余年“大缓和时代”敲起了丧钟,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分工格局的实质性调整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后危机全球范围的强力救市起到镇痛剂的作用,也进一步恶化了债务积压并由于延迟实质性调整导致了进一步的脆弱性。在这种全球环境下,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战确实可能触发新一轮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周期和危机是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与其将注意力聚焦于对危机的防范,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强化经济金融体系的韧性,以及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模式和分工定位,因为通过主观规划和努力抢占先机的空间是存在的。

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都未受到重创,而且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假如下一次危机来临,中国是否仍然可以安如磐石?张海云教授认为,每次危机的机理和环境都有所不同,简单类比缺乏严谨性,分析风险需要从原理入手。另外,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需要把眼光放长远,既不应掉以轻心,也不应过度谨小慎微。